如何在B站精准找到KOL与KOC?这才是品牌运营的正确姿势!
过去,B站在品牌眼中只是二次元和年轻人聚集的小众平台,而如今,它已发展为覆盖生活方式、知识科普、美妆数码等多元内容的主流阵地,吸引着大量高粘性、善表达的年轻用户。
对品牌而言,B站不仅是年轻化表达的窗口,更是构建长期信任的关键阵地。但要在这里站稳脚跟,远不止开个号、投个广告那么简单——内容“卷”、用户挑剔,品牌必须具备强内容共创能力与精准的KOL/KOC策略,才能真正破圈突围。
尤其是在营销重心逐渐转向“人群资产”与“内容影响”的当下,KOL与KOC在品牌传播中的作用愈发凸显。而B站,恰恰就是一个能够精准触达这两类影响者的优质平台。这里的用户习惯慢节奏地获取信息,更注重内容的深度和表达的诚意,也更愿意为“真实”买单。因此,企业若想在B站上做好品牌推广,首要任务就是找到与品牌调性契合、表达方式自然的KOL与KOC。
在B站寻找KOL时,企业不能单纯依赖粉丝量或播放量来衡量价值。相比短平快的种草视频,B站用户更愿意花十几分钟完整看完一条产品评测,认真看弹幕、翻评论、找共鸣。他们希望看到的不只是广告,更像是一次分享、一次交流。所以企业在选择KOL合作时,更应关注其内容风格是否专业、是否有表达深度,是否能在粉丝中建立信任与影响力。品牌与UP主之间,不是“我给你产品你帮我推广”的简单关系,而是一次真正的内容共创。
而在寻找KOC方面,B站同样拥有独特优势。相比传统意义上的意见领袖,KOC往往更接近普通用户,表达更随性、角度更生活化。但正是这种“像朋友一样的表达”,让内容更真实、更可信。品牌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、相关视频评论区,找到对产品有真实体验、互动频繁的用户,也可以设立内容挑战、体验计划等方式,激励KOC自发产出内容。
值得注意的是,无论是与KOL还是KOC合作,品牌都应避免过度干预内容形式和话术。B站用户对于“用力过猛”的商业化内容非常敏感,哪怕内容质量很高,但只要略显生硬,用户就会在弹幕和评论里毫不留情地表达不满。
最终来看,B站并不是一个“快速转化”的平台,它更像是一块品牌影响力长期沉淀的土壤。企业若想在这里获得年轻用户的认同与信任,不能指望一次投放解决所有问题,而是要通过一次次真实、有价值的内容,与用户建立深度连接。找到合适的KOL和KOC是第一步,更关键的,是学会用内容讲好品牌的故事,用沟通建立信任。
对于真正想扎根年轻消费群体、构建品牌长期价值的企业来说,现在就是布局B站的好时机。认真对待内容,尊重用户表达,找到合适的内容伙伴,品牌才能真正融入B站的语境,在未来的营销战场上占据一席之地。